
Before 2002 萌芽 Nurturing
2002 – 2006 创业 Starting Up
2007 – 2012 宏图 Scaling Up
2013 – 2019 探索 Exploration
2020- Now 新生 Reborn
Before Establishment
正式成立之前
1984:AIESEC 全球总会给与德国分会帮助中国大陆区建立分会的授权。
1994:AIESEC 开始与中华全球青年联合会(简称中国青联)建立关系。
1995:AIESEC 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开始建立合作关系。在 1995年,超过30位青年被送往英国,美国,澳大利亚,挪威,丹麦,新西兰,新加坡和加拿大开始实习项目。
图为李克强(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)与 Lili Hein (AIESEC 美国分会)
AIESEC 项目在人民大会堂被颁发了国家青年友谊奖。
2002-2006
2002年,在马其他举办的 AIESEC 全球主席年会上,AIESEC 中国大陆区被宣布正式成立。
“That only from today on, We can truly call ourselves global. “
—— AIESEC International
“从今天起,我们才能真正被称之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。”
—— AIESEC 全球总会
2003年,AIESEC 中国大陆区开始拥有兼职运营团队;建立四个正式的分会(中国人民大学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)并且通过参与地区性及全球性的会议,举办多次全国会议进入到 AIESEC 全球网络。
2004年,在AIESEC总会的帮助下,Chris 和 Flic 成为全职无薪 AIESEC 中国大陆区的总会人员。AIESEC 中国大陆区开始在复旦大学、北京交通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南开大学建立分会。
2005年,开始建立中山大学分会。

2007-2012
2007年,AIESEC 中国大陆区总部拥有8名全职人员,开始与 AIESEC 印度建立合作关系。
2008年,覆盖全国11所城市、20所大学,拥有超过1200名 AIESECer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其他 AIESEC 分会和全球总会里担任总会人员。我们的交换项目参与人数攀升为全球第二,并开始入境国际青年公益项目的探索。
2009年,覆盖24所学校,拥有2700名 AIESECer。本年度,我们让1489位年轻人获得了国际交流机会。
2011年,覆盖29所学校,近4000名 AIESECer。我们的国际交流机会和项目的参与人数较前年翻了一倍,在全球会议上获得两项大奖。
右上图:2008年中国大陆区首次获得 AIESEC 国际大奖;右下图:2012年我们获得全球国际青年公益项目创新领导力大奖


2013-2019
2013年,AIESEC 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,超过300多所高校。中国大陆区运营的交流项目参与者数量成为全球第一。
2015年,开始推行全球初创类公司实习项目,和亚洲开发银行及联合国共同发起“青年贡献可持续”项目。至此之后,我们的志愿者项目均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设计。
2016年,超过5000名年轻人通过 AIESEC 中国大陆区参与到海外交流项目中(历史最高成绩,全球第二。)同年,获得新浪公益致敬奖。
2018年,以让更多听到“中国声音”为目标,引入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我们交换项目中的年轻人,见证了超过3000段富有价值的跨文化交流故事。
左上图:2013-2014 中国大陆区总会成员; 左下图:2016 新浪公益致敬奖
2020-Now
2020年8月,在中方合作单位的帮助下,我们在国内活动非政府组织的临时活动备案。“微迹未来”系列项目应运而生。
“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,我们搭建了线上跨文化交流公益实践平台(www.sharethefuture.net)。
通过线上微挑战、本地公益实践、会议会展等形式,促进跨界、跨代际、跨文化的交流。
在这一年时间里,我们共发布了 120 个微公益线上挑战,累计吸引超 10 万的浏览量,拥有来自全球四个大洲的 2000 名以上注册用户。”

我们相信,再小的个体也能创造积极的社会影响力。
一段段跨文化交流是我们打开自己、理解世界,拥抱多元可能性的媒介。我们一直在路上。
